全球最大職業摔角公司:世界摔角娛樂World Wrestling Entertainment(WWE)

世界摔角娛樂World Wrestling Entertainment, Inc.(NYSE:WWE)創立於1980年,總部位於美國康涅狄格州Stamford,全職僱員915人,是一家綜合媒體和娛樂公司,在北美,歐洲,中東,非洲,亞太地區和拉丁美洲從事體育娛樂業務。

世界摔角娛樂World Wrestling Entertainment, Inc.(WWE)美股百科:

世界摔角娛樂的集團總部位在美國康乃狄克州史丹佛東街1241號,另外在紐約以及洛杉磯也有分部,並於倫敦、多倫多、上海、東京、新加坡和孟買設定國際分公司。1999年10月19日,先前曾是體壇周報公司子公司的世界摔角聯盟於紐約證券交易所推出首次公開募股,進而晉身成為上市公司,當時市值1725萬美元。 世界摔角娛樂於紐約證券交易所的股票代碼為WWE。

世界摔角娛樂(或美國職業摔角,英語:World Wrestling Entertainment,品牌名稱:WWE),是美國著名職業摔角上市公司,營收入來源除了主要的職業摔角比賽外,還包含電影、音樂、版權、行銷等相關旗下部門及子公司。

做為全世界最大的職業摔角公司,世界摔角娛樂在全世界超過150個國家舉行了約320場不會轉播的活動,約有36,000,000位觀眾入場觀看。

和其他職業摔角聯盟一樣,世界摔角娛樂的節目不是正規的體育競賽,而​​是純粹以娛樂為主,包含故事情節、腳本和經過編排的比賽,但是在選手沒有正確執行的情況下,有可能做出有受傷風險的動作。而世界摔角娛樂也在1981年公開地承認這一點,也間接地打破職業摔角促進者們之間的君子協定。

世界摔角娛樂現任總裁文斯·麥馬漢以及他的妻子琳達·麥馬漢及兒女辛恩·麥馬漢、史蒂芬妮·麥馬漢分別擔任公司要職。麥馬漢家族擁有70%以上的公司股東權益,並且擁有公司96%的投票表決權。截至2014年8月,由於世界摔角娛樂一直持續存在的問題,一家位於紐約市的證券投資避險基金卓越資本收購世界摔角娛樂9.6%股權,而麥馬漢家族持有90.4%的利潤。

世界摔角娛樂的活動主要以職業摔角為主,以戲劇式的風格進行摔角競賽,為目前世界最大的職業摔角企業。世界摔角娛樂的前身為最初的國會大廈摔角股份有限公司(Capitol Wrestling Corporation Ltd.),轉變成世界廣泛摔角聯盟(World Wide Wrestling Federation),再下一階段為世界摔角聯盟公司(World Wrestling Federation, Inc.),直至今日的世界摔角娛樂。 2011年,世界摔角娛樂正式以WWE作為品牌名稱,WWE三字已不再做為是一個縮寫,但世界摔角娛樂的法定公司名稱(世界摔角娛樂公司,英語:World Wrestling Entertainment, Inc.)並未改變。

目前世界摔角娛樂旗下擁有多個職業摔角節目:Raw、SmackDown、Superstars、Main Event、NXT、NXT UK、205 Live,以及Royal Rumble、Wrestlemania、SummerSlam約每一個月舉行一次至兩次的世界摔角娛樂付費收看節目。

世界摔角娛樂分為3個部門來運轉:媒體(Media),直播活動(或現場活動,Live Events)和消費產品(Consumer Products)。

  1. 媒體部門:從事跨各種平臺(包括WWE網路,收費電視,數字和社交媒體以及電影娛樂)的長、短格式媒體內容的制作和貨幣化。
  2. 直播活動部門:部分涉及門票的銷售,包括一次和二次分配; 提供活動服務; 以及與現場活動有關的旅行套票的銷售。
  3. 消費產品部門:通過許可安排和直接面向消費者的銷售以及通過電子商務平臺從事WWE品牌產品的銷售,例如視頻游戲,玩具,服裝和書籍。

世界摔角娛樂World Wrestling Entertainment(WWE)历史百科:

國會大廈摔角股份有限公司時期(1952年 – 1963年)

自1926年在特克斯·理卡德旗下工作以來,傑士·麥馬漢就是一個成功的拳擊促進者。在特克斯·理卡德的幫助下,傑士·麥馬漢開始在第三麥迪遜花園廣場推廣拳擊。推廣的前幾年,專業摔角手托茲·蒙在職業摔角創造了一項挑戰,稱為「沖擊炸裂西部摔角」。傑士·麥馬漢說服艾德·路易士及他的經紀人比利·山鐸實施這一新的方案到摔角產業。在此之後,傑士·麥馬漢成立了促進聯盟成功說服許多摔角選手或相關人員與金砂三重奏(傑士·麥馬漢、艾德·路易士、比利·山鐸)簽約。在許多成功的案例後,三人因為促進聯盟的權力起了爭執,而促進聯盟也隨之瓦解。托茲·蒙後來和其他促進者合作,像是在紐約的傑克·科爾利。托茲·蒙最後也因為傑克·科爾利的死亡,在一些策劃人的援助下,接管了在紐約的摔角勢力,而其中一人正是傑士·麥馬漢。

後來傑士·麥馬漢和托茲·蒙成立了國會大廈摔角股份有限公司(CWC),並於1953年加入國家摔角聯盟。 1954年11月,傑士·麥馬漢去世,而托茲·蒙的合夥人之一雷·法維亞尼將文森·詹姆士·文斯·麥馬漢帶進了公司。 文森·詹姆士·文斯·麥馬漢和托茲·蒙非常成功且快速的控制了70%的票房,而決大多數的優勢在於人口稠密的美國東北部。 1963年,文森·詹姆士·文斯·麥馬漢和托茲·蒙離開了國家摔角聯盟並成立了世界廣泛摔角聯盟。

世界廣泛摔角聯盟時期(1963年 – 1979年)

1963年,文森·詹姆士·文斯·麥馬漢和托茲·蒙於國家摔角聯盟和巴迪·羅渣士在NWA世界重量級冠軍糾紛之際,成立了世界廣泛摔角聯盟(WWWF) 。 文森·詹姆士·文斯·麥馬漢和托茲·蒙在爭議之後都離開了國家摔角聯盟,並在成立世界廣泛摔角聯盟後,於四月的時候頒發新成立的WWWF世界重量級冠軍給巴迪·羅渣士。 1963年5月17日,巴迪·羅渣士在心髒病發後的一個禮拜後,於對布魯諾·山瑪提諾的比賽中輸掉了WWWF世界重量級冠軍。

相較於其他摔角領域來說,世界廣泛摔角聯盟的形式較為保守。 世界廣泛摔角聯盟的主要比賽是每個月進行一次,而不是每周一次或兩次,通常會有新亮相的冠軍比賽並跟隨著一到三場的一般比賽。 在得到一個節目合約並將由布魯諾·山瑪提諾向文森·詹姆士·文斯·麥馬漢建議的初期摔角手樓·阿爾巴諾轉為經紀人後,於1990年進行對外出售的業務。

1971年,盡管1960年代末期托茲·蒙離開世界廣泛摔角聯盟及過去與國家摔角聯盟的關連,文森·詹姆士·文斯·麥馬漢依然決定悄悄地重新加入國家摔角聯盟。 1983年文森·詹姆士·文斯·麥馬漢和國家摔角聯盟員工吉姆·巴內特在國家摔角聯盟的年會上,再次退出國家摔角聯盟。

世界摔角聯盟 / 泰坦體育公司時期(1979年 – 1999年)

1、黃金時代(1980年 – 1992年)

1979年3月,基於市場營銷目的,世界廣泛摔角聯盟更改名稱為世界摔角聯盟(WWF)。 同年,文森·詹姆士·文斯·麥馬漢的兒子文斯·麥馬漢在麻薩諸塞州成立了泰坦體育公司,並於1980年2月21日註冊營銷。 1982年,年輕的文斯·麥馬漢購買了他父親在世界摔角聯盟的股票,有效地掌握公司的控制權。為了使世界摔角聯盟成為全世界最大的職業摔角公司,文斯·麥馬漢開始從根本上改變了世界摔角聯盟的擴張過程。

文斯·麥馬漢接受體育畫報記者採訪時指出:

「 過去,在全國各地有許多摔角封地,每一個都有自己的小領主掌管。每個小領主都會尊重他鄰居小領主的權利。沒有任何收購或攻擊的行為可以被允許。也許在美國有三十個微小的王國,如果我沒有買斷了我父親的權力,仍然會有三十個王國繼續分散和苦苦奮鬥。而我,當然了,是不會效忠那些小領主的。 」

在接管公司之後,文斯·麥馬漢馬上將世界摔角聯盟所有的電視節目在全美各地播出。這項舉動激怒了其他推廣者,而且擾亂了不同的摔角聯盟之間行之有效的「界線」。此外,世界摔角聯盟利用在廣告、電視交易,影像銷售上的收入來確保人才被競爭對手搶奪。

文斯·麥馬漢贏得了顯著的牽引力,特別是在聘請了於洛基3飾演雷唇出名的美國摔角協會選手霍克·霍肯後。 文斯·麥馬漢聘請了羅迪·派珀作為霍克·霍肯的對手,並在不久之後聘請了傑西·溫圖拉。其它著名的摔角手,有巨人安德烈、吉米·史奴卡、唐·姆拉可、鋼鐵酋長、尼古拉·沃爾科夫、大狼狗、保羅·歐倫朵夫、格雷格·瓦倫丁、瑞奇·斯廷博特。

世界摔角聯盟在財務瀕臨瓦解的風險進行需要巨大的資金投​​入的全國巡演。文斯·麥馬漢突破性概念的成功或失敗,將降臨摔角狂熱上。摔角狂熱是付費收看節目的一大成功,而且被冠上”職業摔角的超級盃”的稱號。然而在北美洲,摔角聖典不是甚麼新奇的事;在前幾年,國家摔角聯盟已經舉行許多次的人造之星。但在文斯·麥馬漢眼裡,摔角狂熱與其他摔角聖典不同的是,摔角狂熱能夠吸引到沒看過摔角的人。文斯·麥馬漢邀請名人像是T先生、穆罕默德·阿裡和辛蒂·羅波參加摔角狂熱,並且與音樂電視網交易確保提供保障。由於流行文化和職業摔角的互相宣傳,摔角狂熱被持續炒作,導致了摔角職業摔角與搖滾樂的起了關連。

世界摔角聯盟的企業規糢未來幾年在文斯·麥馬漢和新亮相的英雄選手霍克·霍肯為基礎下明顯擴大。 1985年,世界摔角聯盟在國家廣播公司播出 Saturday Night’s Main Event ,代表著職業摔角在1950年代第一次在網路電視播出。 1980年代的摔角繁榮於1987年在龐蒂亞克銀蛋球場舉行有93,173名摔角迷到場的摔角狂熱III達到巔峰。 而在摔角狂熱III後WWF冠軍霍克·霍肯與巨人安德烈在 WWF The Main Event 的重賽共有約33,000,000人收看,而這仍是北美洲最高人數觀看摔角比賽的紀錄。

隨後於1987年,一個新的泰坦體育公司(原創於世界摔角聯盟公司)在德拉瓦州成立,並且於1988年2月並入麻薩諸塞州的企業實體。

2、新世代時代(1993年 – 1997年)

巨石強森(德韋恩·道格拉斯·約翰遜,Dwayne Douglas Johnson)受歡迎的程度主要是因為他的個人魅力和說話能力,而這也創造出許多口號及商機。

1992年,世界摔角聯盟被類固醇濫用和分配的指控所攻擊,而在1993年,又被旗下員工指控性騷擾。文斯·麥馬漢最終被宣判無罪,但對於世界摔角聯盟的公關方面絕對是一個極大的噩夢。類固醇試驗在營收處於历史低點時,耗費世界摔角聯盟估計有5,000,000美元。而這項結果導致於許多世界摔角聯盟的選手加入當時主要競爭對手世界冠軍摔角的旗下,包含前WWF冠軍霍克·霍肯。在這段期間,世界摔角聯盟打出了「WWF新世代」的旗號,致力於增進和推動青年人才成為矚目的焦點,包含了尚恩·麥可、凱文·奈許、史考特·霍爾、布雷特·哈特及送葬者。

1993年,世界摔角聯盟在職業摔角電視方面有了新的突破:它的有線電視節目 WWF Monday Night Raw 首次亮相。而在世界摔角聯盟大獲成功之後,世界冠軍摔角馬上推出了與 WWF Monday Night Raw 同時段的的周一夜節目 WCW Monday Nitro 。 而這兩個節目隨後開始了收視率的戰爭,也就是所謂的周一收視戰,而這場戰爭持續到1996年年中。此時,世界冠軍摔角因為由前世界摔角聯盟選手霍克·霍肯、史考特·霍爾和凱文·奈許為首穩定組成的世界新秩序的推出而得到了近兩年的主導權。

3、態度時代(1997年 – 2001年)

由於世界摔角聯盟的WWF Monday Night Raw 和世界冠軍摔角的WCW Monday Nitro 持續著所謂的周一收視戰,世界摔角聯盟旗下的節目性質,從原本適合家庭收看逐漸加入成人化內容,也就是所謂的態度時代。 而主導者正是文斯·麥馬漢及將職業摔角徹底改變成劇情取向的劇情總監文斯·羅素。

1997年,世界摔角聯盟在文斯·麥馬漢面對現實生活中布雷特·哈特有爭議地離開公司,也就是所謂的蒙特婁誤判事件結束了這一年。事實證明,蒙特婁誤判事件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於態度時代的推動及文斯·麥馬漢在螢幕角色麥馬漢先生的建立。

在發生蒙特婁誤判事件的強者生存1997,前世界冠軍摔角選手被世界摔角聯盟聘請,包括冷石·史蒂夫·奧斯汀、米克·佛利和裡昂·懷特。盡管冷石·史蒂夫·奧斯汀在擂臺之王1996打敗傑克·羅勃茲後發表他所謂的「Austin 3:16」(奧斯汀福音第3章第16節)被宣傳成反英雄,他漸漸地為世界摔角聯盟帶來新面貌。而在態度時代中期,麥馬漢先生這個角色的性格很快地導致了與冷石·史蒂夫·奧斯汀的爭執,這個爭執甚至涉及前世界拳王麥克·泰森,並幫助世界摔角聯盟受到主流媒體的關註,而評價也明顯的增加。

世界摔角聯盟娛樂公司時期(1999年 – 2002年)

1999年4月29日,世界摔角聯盟藉由在羽翼未豐的聯合派拉蒙電視網推出新節目 WWE SmackDown ,將電視播出的糢式改回無線電視。 1999年8月26日開始,星期四晚上的 SmackDown 成為了每周一次的節目。 2000年,世界摔角聯盟與國家廣播公司合作,宣布成立一個新的職業足球聯賽極限美式足球聯賽,並在2001年首次亮相。 極限足球聯賽曾在最初的幾個星期擁有高收視率,但一開始的營利減退,它的評級跌至非常低的水平(極限足球聯賽的比賽之一最美國電視史上是低評級的黃金時段節目)。一個賽季後,國家廣播公司出走極限足球聯賽,但文斯·麥馬漢有意要繼續營運。然而,在無法和聯合派拉蒙電視網達成協議後,文斯·麥馬漢還是結束了極限足球聯賽。

收購世界冠軍摔角和極限冠軍摔角

1999年秋天,態度時代已經變成了周一收視戰的浪潮,使世界摔角聯盟得到青睞。在時代華納被美國線上並購之後,泰德·透納對於世界冠軍摔角的控制明顯降低,而新公司宣布由於職業摔角影嚮了公司整體利益,決定將世界冠軍摔角出售。在1999年10月已經被時代華納解僱的負責人艾瑞克·比紹夫密切的出售公司下,文斯·麥馬漢取得了世界冠軍摔角的商標權、媒體庫和一些美國線上時代華納的合約和產業,據報導價格約為7,000,000美元。 在不久後的摔角狂熱X-Seven,世界摔角聯盟展開了世界冠軍摔角及極限冠軍摔角選手”入侵”的情節。因為這次收購,世界摔角聯盟成為全世界最大的職業摔角公司至今。 2001年4月,極限冠軍摔角申請破產保護後營運失敗,而其資產在2003年年中被世界摔角娛樂收購。

世界摔角娛樂公司時期(2002年 – )

2002年5月5日,世界摔角聯盟宣布將公司名稱及旗下摔角聯盟更改名稱為世界摔角娛樂(WWE)。雖然其主因來自於與世界自然基金會之間縮寫的不利爭議,但世界摔角娛樂指出這次的爭議提供了一個機會讓他們強調旗下事業是以娛樂為主。

品牌延伸

2002年3月,因為選手過多而遺留下來不同選手間的劇情發展,使世界摔角娛樂決定創建兩個單獨的品牌: Raw 和 SmackDown ,使這些劇情能夠各自維持。而這項行為被稱為作為世界摔角娛樂品牌延伸。盡管大部分最初起草的選手在2004年離開,世界摔角娛樂繼續進行節目分割,同時每年針對年輕選手舉行選秀。 2006年5月26日,世界摔角娛樂宣布極限冠軍摔角將以旗下品牌的身分重新運作。而新的 WWE ECW 播出至2010年2月16日停播。

2011年8月29日,Raw宣布其品牌將由Raw及SmackDown選手共同出場,而這也被稱為作為 Raw Supershow(Supershow 後續將於2012年7月23日取消)。而先前隸屬各個節目的冠軍項目將可由任一品牌之選手挑戰。而 Supershow 的出現也代表品牌延伸的結束,從最初公布所有的節目和現場活動,成功做出具有特色的陣容。

2013年,世界摔角娛樂於美國佛羅裡達州橙縣奧蘭多羅斯福貿易路5055號成立運動醫學和訓練中心,並與美國佛羅裡達州橙縣溫特帕克的福賽大學進行合作。世界摔角娛樂演藝中心主要針對以職業取向的選手及摔角的發展。

世界摔角娛樂旗下節目:WWE NXT

世界摔角娛樂於美國時間2010年3月2日,正式把旗下的極限冠軍摔角品牌節目取消,而將原本的極限冠軍摔角更改為 NXT Wrestling 。

NXT的意思是下一個世代(Next Generation),剛開始主要是由八位活躍於世界摔角娛樂的資深摔角明星帶領八位新人選手,而八位新人選手都是來自獨立圈或是FCW (世界摔角娛樂旗下的發展聯盟,裡面的選手為獲得世界摔角娛樂的品牌合約而努力,已於2012年8月解散)的新秀(相對於世界摔角娛樂選手來說,其實每個新人選手在獨立圈或者是FCW 都有為時不短的摔角經历)。

這八位新人選手將盡自己所能獲取Raw或者是SmackDown的合約,至於誰會獲得甚麼樣的合約,目前尚未有明確的定論(有消息指稱,NXT的新人選手中,第一名會前往Raw ,第二名前往SmackDown ,但這項說法沒有得到高層的證實)。

目前NXT正式改為每周播出一次的常規節目,從資深選手帶領新人選手轉變為類似小型的 Raw 或 Smackdown ,但裡頭的選手們仍舊是新秀,可以透過許多方式來晉身 Raw 或是 SmackDown 。

世界摔角娛樂網路服務

2014年2月24日,世界摔角娛樂推出了世界摔角娛樂網路服務。該網路服務包括來自世界摔角娛樂媒體庫超過十萬小時的內容過去和現在的節目內容及付費收看節目提供串流點閱。

世界摔角娛樂World Wrestling Entertainment, Inc.(WWE)美股投資:

  • 參考資料:
行情=直達行情=財報=財報評級=
百科=美股百科=機構=十大股東=
官網=公司官網=分析==其他==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