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大眾集團(或:福斯集團、福士集團)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OTCQX:VLKAY、FWB:VOW)創立於1937年,總部位於德國沃爾夫斯堡,全職僱員648,104人(2018年),是全球3大汽車制造商之一,連同其附屬公司,主營在歐洲,北美,南美和亞太地區生產和銷售汽車。
德國大眾集團Volkswagen(VLKAY)美股百科:
大眾集團是世界最大的三家汽車制造商之一,最早是由納粹德國政府出資的國有企業,以出產甲殼蟲汽車而聞名,二戰結束後,英軍接管了公司的汽車工廠,並在戰後的艱難歲月裡繼續出產甲殼蟲汽車,1949年英國政府將大眾公司交還給德國聯邦政府與地方邦政府,合資為國營企業。
德國大眾集團Volkswagen(VLKAY)历史百科:
1937年-1945年
1937年5月28日,德意志勞工陣線成立了大眾公司的前身「德國國民汽車籌備公司」,目的是為了生產保時捷60型即後來的大眾1型汽車,也就是俗稱的大眾甲殼蟲。該車由費迪南德·波爾舍的公司設計,大眾公司則得到了阿道夫·希特勒的支持。1938年9月16日,公司更名為大眾公司。
位於法勒斯萊本的工廠建成不久後,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工廠的主要產品改為軍用的保時捷82型汽車和水陸兩棲保時捷166型汽車。僅有少量的保時捷60型汽車在此期間被生產出來。法勒斯萊本工廠還生產V-1飛彈,因此也成為了盟軍的主要轟炸目標。工廠的大多數工人是來自東歐的勞奴。
1945年-1970年
戰後,1945年6月,英國皇家陸軍電氣機械工程團少校伊萬·赫斯特接管了被炸毀的工廠並重啓生產,以期待工廠成為戰爭賠款的一部分。然而,沒有英國汽車商對此感興趣。1948年,英國人將大眾贈予美國福特汽車公司,但福特副總載歐內斯特·R·布裡奇認為它一文不值。隨後,布裡奇宣稱考慮將德國福特公司與大眾合並,但由於戰後大眾的所有權混亂,以至於不知道與誰進行談判。作為戰後德國工業計劃的一部分,包括大眾在內的大部分德國工業將被拆除,全國汽車產量被控制在不超過1936年產量的10%。大眾因為給英國陸軍生產汽車而逃過一劫。1948年,英國政府將公司移交給德國政府,前歐寶公司主管海因裡希·諾德霍夫接掌大眾。德國政府日後在股市陸續賣出大眾汽車的股票,但制定了「大眾汽車法」,規定大眾汽車股東會的決議必須有八成股權同意,而德國下薩克森邦邦政府擁有百分之20.2的大眾汽車股權,實際上擁有股東會決議的否決權,因此德國政府依然控制大眾汽車的營運。
由於工廠重建和戰後原料短缺,60型汽車(後更名為1型)的生產一直恢複緩慢,但到1950年代和1960年代,生產速度快速增長。大眾開始在1型汽車(大眾老甲殼蟲)的平臺上推出新款汽車,包括1950年的大眾2型、1955年的大眾卡曼吉亞、1961年的大眾3型、1968年的大眾4型和1969年的大眾181型。許多車款仍以甲殼蟲汽車(1型汽車)的機械為基礎來開發,直到1970年推出首款前輪驅動車。
1965年1月1日,大眾從戴姆勒-奔馳公司手中收購了汽車聯盟公司。新公司繼續生產奧迪系列的戰後第一款汽車:奧迪F103。1969年8月26日,另一家德國汽車制造商NSU汽車廠並入汽車聯盟公司,新公司名為奧迪NSU汽車聯盟公司(1985年更名為奧迪公司)。
1970年至2000年
1982年9月30日,大眾與西班牙汽車制造商西雅特公司簽署合作協議,成為跨出德國的第一步。1986年6月18日,大眾收購了西雅特公司百分之五十一的股份,成為其第一家非德國子公司。12月23日,大眾又將持有股份增至百分之七十五。1990年,大眾完全收購西雅特,使其成為全資子公司。
1991年3月28日,大眾與捷克斯洛伐克的斯柯達汽車公司簽署合資協議,獲得後者百分之三十的股份,並分別在1994年和1995年將股份增至百分之六十和百分之七十。
1998年,三個著名品牌加入大眾:賓利、蘭博基尼和布加迪。
2000年至今
2000年5月30日,斯柯達成為大眾的全資子公司。
2002年至2007年,大眾集團重新構建了兩大業務部門:奧迪品牌組多專註於運動領域,旗下包括奧迪、西雅特和蘭博基尼;大眾品牌組則更專註於經典領域,旗下包括大眾、斯柯達、賓利和布加迪。2007年歐盟判決「大眾汽車法」違反歐盟憲法而無效。
2009年10月24日,有消息稱大眾集團有意收購其長期合作夥伴威廉·卡曼公司。11月,大眾監理會同意收購卡曼公司,並計劃於2012年重啓後者在奧斯納布呂克工廠的卡車生產。
2009年年初,保時捷控股公司(Porsche SE)收購大眾汽車超過半數的股權,但金融海嘯讓保時捷控股公司也出現資金不足的問題,12月,保時捷控股公司把旗下保時捷汽車公司(Porsche AG)的百分之四十九點九的股份賣給大眾汽車,邁出與其合建汽車集團的第一步。2012年7月4日,大眾宣布收購保時捷汽車公司百分之百的股份,但保時捷控股公司已擁有大眾汽車集團公司(VW AG)過半數股權。2013年歐盟法庭宣判”大眾汽車法”中規定大眾汽車股東會決議須有八成股權同意的規定無效,保時捷控股公司正式控制了大眾汽車集團公司,保時捷控股公司中保時捷家族擁有半數股權,但卻有百分之百的股東投票權,保時捷家族因此在實際上控制了大眾汽車集團。不過保時捷控股公司並未擁有百分之75的大眾汽車集團股權,所以大眾汽車集團的營收不列入保時捷控股公司的營收。
2010年1月15日,大眾集團宣布收購鈴木公司百分之十九點九的股份,而鈴木則持有大眾百分之一點四九的股份。2011年,鈴木向倫敦法院提起訴訟,要求大眾歸還其百分之十九點九的股份。
2010年5月25日,大眾集團通過其子公司蘭博基尼控股公司收購了意大利設計-喬治亞羅公司百分之九十點一的股份。
2015年9月18日,美國環保署表示德國大眾集團(Volkswagen AG)坦承2009年來在美國廢氣檢驗時作弊,在美國銷售的柴油車中裝設的軟體只有在接受官方測試時,才會全面啓動廢氣排放控制,車輛實際行駛時,會排放超標10到40倍於法定標準的廢氣。受影嚮的車輛近50萬輛,大眾可能因此招致180億美元罰款。21日股價最深重挫23%,跌幅六年最深,一天內市值蒸發154億歐元(174億美元)。
德國大眾集團Volkswagen(VLKAY)公司架構:
汽車品牌
- 保時捷(Porsche)
- 奧迪(Audi)
- 賓利(Bentley)
- 布加迪(Bugatti)
- 蘭博基尼(Lamborghini)
- 西亞特(SEAT)
- 斯柯達(Skoda)
- 大眾(Volkswagen)
- 鈴木(Suzuki),大眾於2009年12月9日斥資2225億日元(25億美元)入股19.9%股權
商用車
- 大眾商用車(Volkswagen-Nutzfahrzeuge)
- 斯堪尼亞(Scania)(持有99.57%股份)
- MAN(持有71.08%的股本和75.03%的投票權)
機車
- 杜卡迪(Ducati)
金融服務
- 大眾金融服務公司
- 大眾銀行
- Europcar(2006年3月,轉賣給法國投資公司Eurazeo)
IT服務業
- gedas(大眾子公司,2005年12月,轉賣給德國電信)
體育業務
- 沃爾夫斯堡足球俱樂部(VfL Wolfsburg) 全資由大眾擁有,該隊主場為大眾汽車球場;現於德國甲組足球聯賽角逐,並為2008-2009年度冠軍。
德國大眾集團Volkswagen(VLKAY)美股投資:
- 參考資料:
行情 | =點擊直達行情= | 財報 | =財報日及評級= |
百科 | ==美股百科== | 機構 | ==前10大股東== |
官網 | ==公司官網== | 分析 | ==財報及其他== |
機構評級:
2016-1-6 | Exane BNP Paribas | 升級 | 從:中性 | 到:跑贏大市 |
2016-1-5 | Kepler | 升級 | 從:持有 | 到:買入 |
2015-9-23 | JP Morgan | 降級 | 從:增持 | 到:中性 |
2015-9-23 | Natixis Bleichroeder | 降級 | 從:買入 | 到:中性 |
2015-9-21 | Kepler | 降級 | 從:買入 | 到:中性 |
2015-9-10 | Exane BNP Paribas | 降級 | 從:跑贏大市 | 到:中性 |
2015-7-15 | Credit Suisse | 初評 | 到:跑輸大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