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淨利潤72.72億人民幣的陸金所赴美上市(NYSE:LU)

陸金所(上海陸家嘴國際金融資產交易市場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9月在上海註冊成立,註冊資本金8.37億元,2020年10月30日,陸金所正式在紐交所正式掛牌上市,股票代碼為「LU」, 承銷商為高盛、美銀證券、瑞銀、匯豐、平安證券。

其自我定位為「資訊平臺」和「科技賦能」,業務範圍包括金融創新產品的研究開發、組合設計、咨詢服務;非公開發行的股權投資基金等各類交易相關配套服務;金融類也能夠用軟體開發、電子商務、商務咨詢等;金融和經濟咨詢服務,市場調研及數據分析服務等。

值得註意的是,陸金所所強調的其競爭力和差異化特色在於建設了全新的投資者管理體系,包括「投資者評估(Know Your Customer, KYC)、產品風險評估(Know Your Product, KYP),投資者與產品風險的適配、資訊披露、投資者教育」五方面內容,充分將「大數據」「機器學習」等最新前沿技術結合至業務場景中,實現金融服務的智能化。

陸金所實施了一種獨特的輕資本型、中心輻射式的商業糢式,專註於大型,服務不足但極具吸引力的細分市場。

陸金所的平臺有兩個「樞紐」,連接了數百個金融機構的「分支」,針對個人客戶的需求和風險偏好量身定制的貸款和理財產品,有效地為客戶提供合適的產品。

截止至2020年6月30日,在零售信貸方面,平安普惠為1340萬累計借款人提供服務,將與平臺上超過50家銀行、信托和保險公司合作,為小企業主提供大額融資。在財富管理方面,與429家金融產品服務公司進行深度合作,為1280萬活躍投資者提供超過8600種產品。

招股說明書顯示:

從2017年到2019年的三年中,貸款總餘額以26.6%的複合年增長率增長,而財富管理客戶資產總額(不包括傳統產品)以39.4%的複合年增長率增長。

總收入從278億元人民幣增加到478億元人民幣(68億美元),複合年增長率為31.1%,淨利潤從60億元人民幣增加到133億元人民幣(19億美元),同期的複合年增長率為48.6%。2020年上半年,總收入為257億元人民幣(36億美元),淨利潤為73億元人民幣(10億美元)。

隨著陸金所越來越資本化,來自技術平臺的收入貢獻服務從2017年的61.9%增長到2019年的87.7%,同期淨利率從21.7%增加到27.8%。到2020年的上半年,來自技術平臺服務的收入貢獻為83.5%,淨利潤率為28.3%。

中國零售信貸市場需求不斷擴大,2019年對小企業貸款的總需求估計為89.7萬億元人民幣(12.7萬億美元),表明約52%的需求(即46.6萬億元人民幣)仍未償還。到2024年,此類未滿足的需求預計將達到人民幣50.0萬億元。

此外,面對螞蟻金服、騰訊理財通、TechFin平臺等非傳統金融機構的競爭,擁有龐大的便利化零售信貸業務市場的陸金所,運用獨特的商業糢式成為財富管理市場上以客戶資產計第三大非傳統金融服務提供商。成熟且領先的技術平臺與以客戶為中心的產品供應推動陸金所輕資產業務的不斷擴展,未來陸金所將受到更多投資者的認可。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阿浦美股。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