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蘭素史克公司GlaxoSmithKline plc(NYSE:GSK、LSE:GSK)成立於1935年,總部位於英國布倫特福德,全職僱員99,437人,是排在輝瑞和強生之後的全球第三大制藥公司,也是疫苗和抗腫瘤藥物(2014年抗癌藥業務出售給諾華)行業當之無愧的老大。
葛蘭素史克GlaxoSmithKline(GSK)美股百科:
葛蘭素史克股份有限公司(GlaxoSmithKline plc)是總部位於英國倫敦的全球第三大的制藥、生物以及衞生保健公司(營業額排在強生公司、輝瑞之後)。葛蘭素史克是一家覆蓋抗感染、中樞神經系統、呼吸科、腸胃/代謝、腫瘤和疫苗領域的以研發為基礎的公司。它同時還包含了處於領先地位的口腔衞生保健,營養飲料和一些非處方藥。
作為世界上第三大的制藥公司,葛蘭素史克2005年的銷售額達到216.6億英鎊並且純利潤達到69億英鎊。葛蘭素史克全球總部是英國倫敦布倫特福德的GSK House,而美國聯合總部設在賓西法尼亞州的費城和北卡洛萊納州的三角研究園。公司在倫敦證券交易所和紐約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葛蘭素史克的主要活動集中在美國,盡管遍布全世界近70個國家。
葛蘭素史克公司,由葛蘭素威康和史克必成強強聯合於2000年12月成立。兩個制藥巨人的成功合並,為葛蘭素史克成為行業中無可爭議的領導者奠定了基礎,並在全球藥品市場中占據了7%的份額。
葛蘭素史克公司在抗感染、中樞神經系統、呼吸和胃腸道/代謝四大醫療領域代表當今世界的最高水平,在疫苗領域和 抗腫瘤藥物方面也雄居行業榜首。此外,公司在消費保健領域也居世界領先地位,主要產品包括非處方藥、口腔護理品和營養保健飲料。
葛蘭素史克公司历史百科:
- 1715年,SILVANUS BEVAN在倫敦建立了ALLEN & HANBURYS有限公司的前身– PLOUGH COURT藥店,ALLEN & HANBURYS公司後於1958年並入葛蘭素公司。
- 1830年,JOHN K SMITH的第一家藥店在美國費城開張,1841年成立JOHN K SMITH公司。
- 1842年,THOMAS BEECHAM在英國推出必成藥丸,1859年在英格蘭的聖.海倫開辦了世界上第一個專門制藥的工廠。
- 1865年,MAHLON KLINE加入JOHN K SMITH公司,因其對公司的卓越貢獻,1875年公司重命名為史克公司。
- 1873年,JOSEPH NATHAN創辦了葛蘭素公司的前身JOSEPH NATHAN公司,1935年葛蘭素公司成立。
- 1881年,美國藥劑師HENRY WELLCOME和SILAS BURROUGHS在倫敦創辦了寶威公司,後陸續開辦威康實驗室。
- 1908年,威康代表處設立,1910年葛蘭素辦事處在上海設立
- 1984年,中美天津史克制藥有限公司成立(合資)
- 1988年,重慶葛蘭素制藥有限公司成立(合資,2004年轉股撤資)
- 1989年,史克與必成合並成立史克必成公司,
- 1995年,葛蘭素與威康合並成立葛蘭素威康公司。同年,史克必成(天津)有限公司成立(合資),上海史克必成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成立(合資,2005年轉為獨資)
- 1997年,葛蘭素威康(蘇州)制藥有限公司成立(獨資)。次年,史克必成(中國)投資有限公司成立(獨資)
- 2000年,葛蘭素威康與史克必成合並成立葛蘭素史克公司
- 2001年,史克必成(中國)投資有限公司正式更名為葛蘭素史克(中國)投資有限公司,之後以上各公司進行了相應更名。
- 2009年,葛蘭素史克宣布已經完成了對施泰福實驗室STIEFEL公司(STIEFEL LABORATORIES, INC.)的並購。葛蘭素史克以現金29億美元收購了施泰福實驗室STIEFEL的全部股權,並將承擔其4億美元的債務。
- 2009年4月20日以最高36億美元的價格,買下專精於制造皮膚科用藥的史帝富藥廠(Stiefel Labotories)29億美元現金,可能另行支付3億美元 ─要看Stiefel未來表現而定,並承擔其4億美元的債務。
- 2011年6月7日,葛蘭素史克藥廠生產的抗生素「安滅菌」 (Augmentin),被SGS驗出含有塑化劑DIDP。藥廠自稱,在臺灣上市產品都經衞生署檢驗合格,但會把產品送請原廠及第三方單位進行檢驗。香港 衞生署亦驗出塑化劑DIDP,要求回收下架否則撤照。在香港要求下架之後,臺灣衞生署亦態度轉硬,由原先的建議不使用,改為下架回收。
- 2012年4月1日,葛蘭素史克與南非Aspen達成協議,由同年11月1日起收購得果定產品。
- 2013年,葛蘭素史克公司(GSK)5月22日宣布,計劃關閉澳大利亞墨爾本一座藥片包裝廠,並裁減該工廠的120名員工。
- 2013年9月9日三得利(Suntory Beverage & Food Ltd. JP-2587)同意以約13.5億英鎊(21億美元)2106億日圓向葛蘭素史克收購葡萄適(Lucozade)和利賓納(Ribena)兩種飲料品牌
- 2013年12月17,葛蘭素史克公司宣布改變營銷策略,停止直接向醫生支付報酬以銷售藥品的營銷方式,不再把醫藥代表酬勞與醫生處方數量掛鉤。
- 2014年3月28日,葛蘭素史克以4650億印尼盾(約合4000萬美元)的價格收購其印尼消費者健康護理子公司剩餘的30%股權,從而進一步加強在快速增長的新興市場的存在。
- 2014年4月23日葛蘭素史克以160億美元,將抗癌藥業售予諾華,諾華則將不包括流感疫苗在內的疫苗業務,連同專利權以71億美元轉讓給葛蘭素史克。兩家公司亦將成立消費保健業務合資企業。(此後,諾華專註抗癌、葛蘭素史克專註疫苗,呵呵)
- 2016年1月20日,葛蘭素史克(GlaxoSmithKline)與芯片(晶片)廠商高通公司(Qualcomm)就組建合資公司事宜進行磋商,探尋開發醫療技術的途徑。
- 2017年12月,路透社報道稱,葛蘭素史克從其沙特合作夥伴Banaja KSA Holding Company手中接管了其在Saudi Arabian的股份,從49%增至75%。
- 2018年3月,葛蘭素史克(GSK)宣布已與諾華(Novartis)達成協議,以130億美元(92億英鎊)的價格收購諾華在其Consumer Healthcare Joint Venture中36.5%的股份。
- 2018年4月,葛蘭素史克將其基因治療藥物組合出售給了Orchard Therapeutics。
- 2018年11月,聯合利華(Unilever)在收購葛蘭素史克(GSK)在其印度子公司GlaxoSmithKline Consumer Healthcare Ltd中的權益中處於有利地位,此次出售可為該公司帶來約40億美元的收益。據報道,雀巢和可口可樂對該業務部門也很感興趣,因為他們希望加強在印度的業務。
- 2018年12月3日,葛蘭素史克(GSK)宣布,聯合利華(Unilever)將以38億美元(29.8億英鎊)的價格收購印度上市公司葛蘭素史克(GlaxoSmithKline)消費者保健業務。
- 2018年12月4日,葛蘭素史克以先前收購價為75美元,斥資41.6億美元(324.48億美元)現金收購生產腫瘤藥的美國同業Tesaro。交易於2019年1月22日完成,最終成交價格51億美金。
- 2018年12月19日,葛蘭素史克和輝瑞將各自各自生產非處方藥的消費保健品事業合並成葛蘭素史克消費保健品公司(GSK Consumer Healthcare),葛蘭素史克將占新合營公司68%權益 ,輝瑞則占餘下32%權益,有關交易將全部以股份形式進行,該合資公司的年最高達到98億英鎊(127億美元)。
- 2019年10月,葛蘭素史克(GSK)同意以10.6億美元(9.55億歐元)的價格將其狂犬病疫苗RabAvert和tick傳播腦炎疫苗Encepur出售給巴伐利亞北歐公司(Bavarian Nordic)。
- 2020年7月,葛蘭素史克(GSK)收購了德國生物技術公司CureVac 10%的股份。
- 2020年7月,英國政府簽署了由GSK和賽諾菲共同開發的6000萬劑冠狀病毒疫苗的協議。 疫苗使用了賽諾菲基於重組蛋白的技術和葛蘭素史克的大流行技術。兩家公司聲稱,在2021年上半年期間,經過成功的試驗和監管部門的批準,它們能夠生產10億劑。公司還同意與美國達成一項21億美元的協議,生產1億劑這種疫苗。
葛蘭素史克GlaxoSmithKline(GSK)美股投資:
作為疫苗及生物制藥行業的龍頭之一,公司具備明顯的長期投資價值。
- 參考資料:
行情 | =直達行情= | 財報 | =評級變化= |
百科 | =美股百科= | 機構 | =內部交易= |
官網 | =公司官網= | 分析 | =研究報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