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化工公司之一:杜邦公司DuPont de Nemours, Inc.(DD)

杜邦公司DuPont de Nemours, Inc.(NYSE:DD)是由創建於1802年7月的原杜邦公司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與創立於1897年的原陶氏化學公司The Dow Chemical Company於2017年8月31日合並而來,合並後的公司名為陶氏杜邦公司(DowDuPont Inc.),後於2019年4月分拆出材料科學業務——陶氏公司Dow Inc.(NYSE:DOW)、6月分拆出農業業務陶氏益農Corteva, Inc.(NYSE:CTVA),於2019年6月改為現用名,總部位於美國密歇根州Midland,全職僱員35,000人,是全球最大的化工公司之一。

杜邦公司DuPont de Nemours, Inc.(DD)美股百科:

在2019年分拆陶氏公司和陶氏益農之前,就銷售而言,杜邦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化工公司。 據報道,合並的價值估計為1300億美元。陶氏杜邦(DowDuPont)在2018年的總收入為860億美元,在2019年《財富》美國500強公司中排名第35位。

杜邦公司(DuPont de Nemours, Inc.)在美國,加拿大,亞太地區,拉丁美洲,歐洲,中東和非洲提供基於技術的材料、成分和解決方案。

杜邦公司分為3個部門來運作:

  1. Electronics & Imaging(電子和成像)——提供材料供應,以制造光伏和太陽能電池;面向先進印刷行業的材料和印刷系統;以及用於制造半導體和集成電路的材料和解決方案,以解決制造過程的前端和後端問題。該部門還為印刷電路板的制造提供永久性和工藝化學,包括層壓板和基板,化學和電解金屬化解決方案以及圖案化解決方案,以及用於金屬塗飾,裝飾和工業應用的材料和金屬化過程。此外,該部門提供各種材料來制造用於液晶顯示器,先進矩陣有機發光二極管和量子點應用的剛性和柔性顯示器。
  2. Transportation & Advanced Polymers(運輸和高級聚合物)——為運輸,電子,醫療保健,工業和消費者最終市場的工程師和設計師提供工程樹脂,粘合劑,潤滑劑和零件。
  3. Safety & Construction(安全與建築)——為建築,工人安全,能源,石油和天然氣,運輸,醫療設備以及淨水和分離行業提供工程產品和集成系統。

合並後的18個月內,陶氏杜邦被分為三家上市公司,分別專註於農業(Corteva),材料科學(Dow Inc.)和特種產品(DuPont)。

杜邦公司DuPont de Nemours, Inc.(DD)历史百科:

1、杜邦公司

  • 1788年,16歲的E.I.杜邦在法國埃松省的化學家安東尼·拉瓦錫實驗室當學徒。年輕的杜邦很快掌握了火藥生產技術。
  • 1802年7月19日,E.I.杜邦從法國移民到美國特拉華州後,在白蘭地酒河邊買了一塊地,開始建造他自己的火藥廠。公司發行股票18股,每股2000美元,共集資3.6萬美元。
  • 1804年5月1日,杜邦開始生產並銷售火藥。
  • 1805年,第一批火藥出口到西班牙。
  • 1811年,火藥年產量達20.4056萬磅,銷售額達12.2006萬美元。杜邦是美國最大的火藥生產商。
  • 1902年,當公司總裁尤金·杜邦去世後,幸存的合夥人決定將股票出售給出價最高者。公司創始人的三個曾孫托瑪斯·克萊蒙·杜邦,阿爾弗雷德·伊雷尼·杜邦和皮埃爾·塞謬爾·杜邦買下了杜邦公司。這三兄弟制定了杜邦公司向新的方向發展的計劃。他們建立了東部實驗室,這是美國最早的工業實驗室之一。
  • 1903年,在白蘭地酒河畔老火藥廠邊上建立起了第二個主要的研究中心——中央實驗站,以利用公司在化學纖維素方面的知識來擴大公司的產品品種。
  • 1904年,杜邦開始生產清漆和其他非炸藥類產品。
  • 1923年,杜邦從一家法國公司獲得玻璃紙生產權後成立了杜邦玻璃紙有限公司。4年後杜邦的研究人員黑爾·查爾查使得玻璃紙能夠防潮,使玻璃紙從簡單的裝飾性包裝材料成為大受歡迎的有效的食品包裝材料。對薄膜和噴漆的研究產生了一種新的快幹型汽車噴漆Duco,這加快了汽車生產的速度,並帶給消費者更多的色彩選擇。
  • 1930年,杜邦研究人員阿諾德·科林斯和華萊士·卡羅瑟斯發明了一種通用合成橡膠氯丁橡膠。兩周後,研究人員朱利安·希爾首次發明了一種合成纖維,這種纖維成為尼龍的前身。
  • 1934年,在實驗站設立了哈斯克爾工業毒理學實驗室,該實驗室於1935年建成,開始時有20個研究人員。
  • 1935年,研究人員傑拉爾德·伯切特和華萊士·卡羅瑟斯發明了尼龍,一種新的「合成真絲」。經過多年緊張的開發,終於在1939年紐約世界博覽會上向公眾展示了尼龍。
  • 1937-1938年,研究人員發明了一種堅韌的多用材料氟聚合物樹脂——杜邦特富龍,一種用於汽車安全玻璃的新塑料杜邦Bautacite PVB中間膜,和丙烯酸類樹脂杜邦Lucite。
  • 1942年6月,美國總統羅斯福批準了研究原子彈的”曼哈頓計劃”,並簽署了關於杜邦公司全面協助曼哈頓計劃的契約:杜邦公司負責全部計劃所需工程的設計、建造、安全轉運,並享有關於研究與制造原子彈的所有技術。杜邦公司為了這項工程,將全體職工六萬人,從東至西搬遷了約4345公裡。美國政府支付了一美元的研究費用。
  • 1946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打斷了尼龍的生產,戰後當百貨店開始銷售這種光滑的長筒襪時,女士們為了購買它們而排起了長隊,有時甚至幾乎到了瘋狂的程度。
  • 1952年,杜邦開發出一種特別結實、耐用的塑料薄膜杜邦MYLAR聚酯薄膜,使用範圍包括錄音帶、緊密包裝和電力絕緣材料。新成立的紡織纖維部的業務非常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開發出新的防皺,洗後不用熨的合成纖維,如杜邦Dacron和杜邦Orlon丙烯酸纖維。
  • 1958年,國際部成立,公司開始進行大規糢海外投資。
  • 1959年,推出了杜邦萊卡牌彈性纖維。萊卡可以伸長到其原長度的五倍,放松後能恢複原狀。
  • 1967年,新的絕緣產品杜邦特衞強牌防護材料和杜邦Nomex牌纖維開始投產。特衞強是一種非常結實、耐用的片材,可用於包裝、信封、旗幟和建築密封。Nomex阻燃纖維和片材是用於勞保服裝、高性能水管和高溫電路的理想材料。
  • 1968年,杜邦Riston幹膜已經商業化,極大地提高了印刷線路板的生產效率。
  • 1969年,開發出杜邦可麗耐面材,該材料是無縫隙材料,防污、防刮和防燙,可用於櫃臺表
    面,水池、和其他建築材料。在月球上行走的宇航員穿著25層夾層制成的太空服,其中23層是杜邦材料。
  • 1971年,用杜邦凱芙拉牌纖維制作的防彈背心經過15個警察局的測試。Kevlar的張力是鋼的五倍,適用於電纜、強力輪胎、船殼和噴氣機翼。
  • 1981年,杜邦收購了大陸石油公司(CONOCO INC.),使公司和資產和收入增加了一倍。80億美元的收購當時是美國史上最大的收購。
  • 1982年,杜邦擴大了其農業產品品種,開發出新一代成本低、毒性小的殺蟲劑——杜邦Glean。
  • 1987年,查爾斯·彼德森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 1990年,杜邦同默克制藥公司成立醫藥合資企業。
  • 1997年,作為公司投資生物科技戰略的一部分,杜邦收購了世界領先的種子生產公司先鋒種子國際公司的部分股份。杜邦收購了大豆蛋白主要供應商國際蛋白質技術公司。
  • 1998年,杜邦收購了默克制藥公司在合資企業中的股份。杜邦醫藥公司首次推出了每天只需服用一次的治療HIV和艾滋病的新藥Sustiva。
  • 1999年,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批準了杜邦公司的申請,認為大豆蛋白同減少心髒病有關,在大豆蛋白食品上可貼上健康食品標簽。食品公司開始使用杜邦生產的杜邦Supro品牌的純大豆蛋白作為一種添加劑。杜邦收購了赫斯特集團的塗料公司赫伯茲(賀伯茲)公司。杜邦百分之百地擁有了先鋒國際種子公司。從大陸石油公司撤資。
  • 2000年,杜邦Sorona是杜邦3GT技術的名稱,在杜邦技術庫中是最先進的聚合物平臺。杜邦將同有限的合夥人採用這項技術用Sorona生產纖維。
  • 2002年,公司慶祝成立200周年。
  • 2004年,出售英威達公司。
  • 2005年,首個生物基材料生產設施在田納西州投產。
  • 2015年12月,陶氏化學公司宣布計劃與杜邦(DuPont)合並。

2、陶氏化學

  • 1897年,陶氏化學成立於美國,是一家以科技為主的跨國性公司,位居世界化學工業界第二名的國際跨國化工公司(美國杜邦居第一位)。
  • 1984年12月4日,美國聯合碳化物公司在印度博帕爾的農藥廠發生異氰酸甲酯毒氣洩漏事故,造成12.5萬人中毒,6495人死亡,20萬人受傷,舉世震驚。
  • 1998年,陶氏化學(中國)投資有限公司成立,負責管理陶氏在華所有投資項目。
  • 2000年開始,陶氏被道瓊斯全球可持續發展指數評為全球化工業界中的「可持續發展領導者」。
  • 2001年,美國陶氏化學公司以11.6億美元的價格收購聯合碳化合物公司。
  • 2004年,陶氏在財富全球500強排名第105位, 財富全美500強中排名第34位。
  • 2013年,陶氏化學公司因其成功開發了EVOQUETM預複合聚合物技術而贏得了2013美國總統綠色化學挑戰獎。該技術能取代鈦白粉,或者使鈦白粉遮蓋功能得到加強。這項技術將顯著降低能源消耗、 NOx和SOx的排放量以及減少赤潮。
  • 2004年8月,上海正式成為陶氏大中華區的總部。
  • 2010年,上海世博會,陶氏是美國國家館化工和材料科學類別的獨家贊助商。
  • 2014年12月5日,陶氏化學公司宣布,作為其剝離非核心業務計劃的一部分,已同意出售硼氫化鈉業務,以及位於俄亥俄州的一座聚烯烴薄膜工廠,交易價格總計約2.25億美元。
  • 2015年,陶氏化學公司將硼氫化鈉業務出售給Vertellus特種材料公司(Vertellus Specialty Materials LLC)。
  • 2015年,陶氏化學公司將聚烯烴薄膜工廠出售給Valfilm North American Inc。
  • 陶氏化學公司計劃到2016年年中通過出售非核心資產籌資約70億到85億美元。
  • 2015年12月,陶氏化學公司宣布計劃與杜邦(DuPont)合並。

3、陶氏杜邦公司(新杜邦公司)

  • 2017年8月31日,陶氏化學(DOW)與杜邦(DuPont)合並而成,為全球第二大化工公司,合並後實體為一家控股公司,旗下分成三個獨立的公司,分別從事農業、特種產品和化學材料部門。其業務範圍包括高新材料、基礎材料、健康和農業科技、電子材料等,其應用範圍橫跨食品營養、健康保健、紡織、建築及電子等個領域。
  • 2019年4月1日,杜邦公司分拆材料科學業務成為獨立上市的陶氏公司(DOW)。
  • 2019年6月3日,杜邦公司分拆農業業務成為獨立的上市公司陶氏益農(CTVA)。

杜邦公司DuPont de Nemours, Inc.(DD)美股投資:

  • 參考資料:
行情=直達行情=財報=財報評級=
百科=美股百科=機構=10大股東=
官網=公司官網=分析==其他==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