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太陽能公司(阿特斯陽光電力集團、阿特斯太陽能)Canadian Solar Inc.(NASDAQ:CSIQ)成立於2001年,總部位於加拿大圭爾夫,全職僱員13,478人,連同其子公司共同設計、開發、制造和銷售阿特斯太陽能(Canadian Solar)品牌的硅錠、硅片、太陽能電池片、太陽能組件、太陽能應用產品和其他太陽能產品。
加拿大太陽能Canadian Solar Inc.(CSIQ)美股百科:
董事長、總裁兼首席執行官瞿曉鏵博士於2001年在加拿大成立了阿特斯太陽能(NASDAQ:CSIQ),在瞿博士的領導下,公司已成長為全球最大的太陽能光伏產品和能源解決方案提供商之一,也是全球最大的太陽能發電廠開發商之一。
阿特斯太陽能公司已累計向超過150個國家/地區的數千個客戶交付了超過38吉瓦的太陽能糢塊,足以滿足大約1000萬個家庭的清潔,綠色能源需求。
加拿大太陽能公司通過糢塊和系統解決方案(Module and System Solutions)以及能源(Energy)兩大業務部門運營。
- Canadian Solar產品包括用於住宅,商業和工業太陽能發電系統的各種太陽能糢塊。
- Canadian Solar公司還開發,建造,維護,銷售和/或運營太陽能發電廠。
- 此外,Canadian Solar還提供特殊的太陽能產品,其中包括Maple Solar System(家庭清潔能源解決方案);太陽能逆變器;儲能系統;太陽能泵系統以及太陽能系統套件,它們是即裝即用的組件,其中包括逆變器,機架系統和其他配件。
- 再者,Canadian Solar還開發,建造和銷售太陽能項目;進行太陽能項目的工程,採購和建築(EPC)工作;並提供運營和維護服務,包括檢查,維修和更換工廠設備,現場管理和行政支持服務。
- 還有,Canadian Solar發電和銷售的電力總容量約為986.3兆瓦。
加拿大太陽能公司向分銷商,系統集成商,項目開發商和安裝人員/ EPC公司提供產品。 它在北美,南美,歐洲,非洲,中東,澳大利亞和亞洲都有業務。
2019年10月22日,「2019全球新能源企業500強榜單」發布,阿特斯陽光電力集團位列第35位。
截至2020年1月31日,加拿大太陽能擁有一批正在執行的太陽能發電廠,總裝機容量約為880.2 MWp。
加拿大太陽能Canadian Solar Inc.(CSIQ)項目:
成立18年來(2001年成立),通過多元化發展戰略和市場布局,阿特斯已在全球7個國家和地區成立了16家光伏硅片、電池和組件生產企業,並在2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分支機構, [2] 阿特斯是全球領先的光伏電站開發商。
阿特斯通過創新提高組件功率及單瓦發電量,降低度電成本,其組件已成為業界性價比最高產品之一。阿特斯研發的超410瓦黑硅多晶PERC雙面半片電池組件,成為全球首款僅正面功率就超過400瓦的雙面多晶組件,組件背面發電雙面率高達75%。在不同地面安裝環境下,其組件背面發電增益最高可達30%。而最新由阿特斯研發並推出的十款組件,最高功率已超435瓦,成為全球效率最高組件。
截至2018年,阿特斯已為全球150多個國家的1200餘家客戶提供了超33吉瓦太陽能光伏組件產品,占全球累計光伏裝機總量的7.8%,連續七年榮登《財富》中國500強榜單。
2015年,阿特斯以16.56億元人民幣收購了夏普旗下太陽能業務子公司Recurrent Energy,躍升為全球第二大太陽能光伏電站項目開發、建設運營商和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
歐洲
- 1 MW – Munich, Germany (July 2010)
- 70 MW – Solarpark Meuro, Meuro, Germany (August 2011)
- 78 MW – Senftenberg Solarpark Senftenberg, Germany (September 2011)
- 70 MW – Rovigo Photovoltaic Power Plant, Rovigo, Italy (November 2010)
- 15 MW – Three systems of 5 MW each, Conwall, UK (September 2011)
- 8 MW – Villeneuve de Marsan, France (April 2012)
- 4.1 MW – Balakli, Bulgaria (June 2012)
北美
- 27 MW – Sunnybrook Health Services, Canada (2009)
- 5 MW – Extreme Makeover: Home Edition, Georgia, USA (May 2010)
- 148 MW – Ronald McDonald House, San Diego, California, USA (June 2010)
- 5 MW – Keystone Solar Farm, Pennsylvania, USA (October 2012)
- 8.5 MW – Canadian Solar 1 (CS1), Canada (August 2012)
- 10 MW – Brockville 1, Canada (June 2013)
- 9 MW – Brockville 2, Canada (September 2013)
- 10 MW – Silvercreek Solar Park, Canada (January 2014)
- 146.4 MW – Honduras (October 2014)
- 28.4 MW – Los Angeles, California (November 2014)
- 5.86 MW – Massachusetts (July 2014)
- 10 MW – Ontario, Canada (January 2015)
- 100 MW – Ontario, Canada (July 2015)
- 100 MW – Texas Solar Project, Texas (November 2015)
- 100 MW – Kings County, California (August 2016)
- 200 MW – California (September 2016)
- 258 MW – Fresno County, California (September 2016)
- 60 MW – Los Angeles, California (September 2016)
- 5.74 MW – Fowler, California (November 2016)
南美
- 185 MW – Brazil (September 2016)
- 191.5 MW – Brazil (October 2016)
- 114 MW – Brazil (November 2016)
亞太
- 10 MW – Ninxiahongsibao, China (August 2010)
- 20 MW – Wulate, Inner Mongolia, China (December 2013)
- 30 MW – Suzhou Golden Sun Projects, China (November 2012)
- 25 MW – Gajner, Bikaner, Rajasthan, India (November 2013)
- 1.3 MW – Hyogo, pref. Awaji city, Japan (January 2013)
- 5 MW – Normanton Solar Farm, Australia (December 2015)
- 17.4 MW – Longreach Solar Farm, Australia (September 2016)
- 30 MW – Oakey Solar Farm, Australia (September 2016)
- 30 MW – Telangana, India (October 2016)
加拿大太陽能Canadian Solar Inc.(CSIQ)美股投資:
- 參考資料:
行情 | =直達行情= | 財報 | =財報評級= |
百科 | =美股百科= | 機構 | =十大股東= |
官網 | =公司官網= | 分析 | ==其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