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超微半導體公司(高級微設備公司)Advanced Micro Devices, Inc.(NASDAQ:AMD)成立於1969年,總部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桑尼維爾,全職僱員11,400人,是一家專門為計算機、通信和消費電子行業設計和制造各種創新的微處理器(CPU、GPU、APU、主板芯片組、電視卡芯片等)、閃存和低功率處理器解決方案的公司。
超微半導體公司(高級微設備公司)Advanced Micro Devices(AMD)美股百科:
AMD( 超微半導體) 公司致力為技術用戶——從企業、政府機構到個人消費者——提供基於標準的、以客戶為中心的解決方案。是一家專註於微處理器與圖形處理器設計和生產的跨國公司。
AMD為電腦、通信及消費電子市場供應各種集成電路產品,其中包括中央處理器、圖形處理器、閃存、芯片組以及其他半導體技術。公司的主要設計及研究所位於美國和加拿大,主要生產設施位於德國,還在新加坡、馬來西亞和中國等地設有測試中心。AMD於2006年7月24日並購ATi後,成為一家同時擁有中央處理器和圖形處理器等生產技術的半導體公司,也是唯一可與英特爾和英偉達匹敵的廠商,在2010年第二季全球個人電腦中央處理器的市場占有率中,英特爾以80.7%排名第一、AMD以19.0%位居第二。
2003年時AMD搶先於Intel之前發表具有64位的Athlon 64,使得AMD的技術已經與Intel相當,或甚至在某些方面已經領先於Intel。
2005年4月22日,AMD領先於Intel率先發布擁有兩個核心的Opteron處理器(當然還是遠遠落後於國際商業機器股份有限公司(IBM)於2001年發布的POWER4雙核處理器),隨後又推出面向主流消費市場的Athlon 64 X2。而由於兩家廠商目前都已以多核心系統作為新產品的開發主軸,使得AMD的Athlon 64 FX-57 2.8GHz成為世界上性能最高的零售單核心中央處理器。
2010年底,AMD推出繪圖芯片與處理芯片合二為一的AMD Fusion芯片,亦即是「加速處理器」(Accelerated Processing Unit,簡稱「APU」),獲得PC業界不少生產廠家採用,包括惠普、宏碁及Sony等等。
超微半導體產品及品牌:
1、超微半導體以AMD Ryzen, AMD Ryzen Pro, Threadripper, AMD A-Series, AMD E-Series, AMD FX CPU, AMD Athlon CPU and APU, AMD Sempron APU and CPU, 和 AMD Pro A-Series APU品牌提供用於臺式電腦的x86微處理器。
2、以AMD Ryzen processors with Radeon Vega GPUs, AMD A-Series, AMD E-Series, AMD C-Series, AMD Z-Series, AMD FX APU, AMD Phenom, AMD Athlon CPU and APU, AMD Turion, 和 AMD Sempron APU and CPU品牌用於筆記本和2合1的微處理器。
3、以AMD EPYC 和 AMD Opteron品牌提供用於伺服器的微處理器。
4、此外,超微半導體還以AMD品牌提供芯片組;以AMD Radeon 和 AMD Embedded Radeon提高用於臺式機和筆記型電腦的分立式GPU;以AMD Radeon Pro 和 AMD FirePro品牌提供專業的圖形產品;基於AMD的CPU,GPU和多媒體技術的客戶特定解決方案。
5、再有,此外,超微半導體還以AMD Opteron, AMD Athlon, AMD Sempron, AMD Geode, AMD R-Series, G-Series, 和 AMD Embedded Radeon品牌為交互式數字標牌,賭場游戲和醫療成像提供嵌入式處理器解決方案;AMD Radeon品牌下的消費類顯卡;半定制SoC產品。
超微半導體(AMD)通過其直接銷售團隊,獨立分銷商和銷售代表為原始設備制造商、設計制造商、數據中心、系統集成商、分銷商和板上制造商提供服務。
超微半導體公司(高級微設備公司)Advanced Micro Devices(AMD)历史百科:
- 1969年5月1日,公司成立。
- 1970年,Am2501開發完成。
- 1972年9月,開始生產晶圓,同年發行股票。
- 1973年1月,第一個生產基地落成在馬來西亞。
- 1975年,AM9102進入RAM市場。
- 1976年,與Intel公司簽署專利相互授權協議。
- 1977年,與西門子公司創建AMC公司。
- 1978年,一個組裝生產基地的落成在馬尼拉。同年AMD公司年營業額達1億美元。
- 1979年,股票在紐約上市,奧斯丁生產基地落成。
- 1981年,AMD制造的芯片被用於建造航天飛機,同年決定與Intel公司擴大合作。
- 1982年,新式生產線(MMP)開始投入使用。
- 1983年,新加坡分公司成立,同年推出INT.STD.1000質量標準。
- 1984年,曼穀生產基地建設並擴建奧斯丁工廠。
- 1985年,被列入財富500強。同年啓動自由芯片計劃。
- 1986年10月,AMD公司首次裁員。
- 1987年,索尼公司合作生產CMOS芯片,4月向INTEL提起訴訟,這場官司持續5年,以AMD勝訴告終。
- 1988年10月,SDC基地開始動工。
- 1990年5月,Rich Previte成為公司的總裁兼首席執行官。
- 1991年3月,生產AM386 CPU。
- 1992年2月,AMD對Intel法律訴訟結束,AMD勝訴,獲得生產386處理器的資格。
- 1993年4月,開始生產閃存,同月,推出AM486
- 1994年1月,AMD與康柏公司合作,並供應AM485型 CPU。
- 1995年,Fab 25建成。
- 1996年,AMD收購NexGen。
- 1997年,AMD-K6出品。
- 1998年,K7處理器發布。
- 1999年,Athlon(速龍)處理器問世。
- 2000年,AMD在第一季度的銷售額首次超過了10億美元,打破了公司的銷售記錄,同年Fab 30開始投入生產。
- 2001年,AMD推出面向伺服器和工作站的AMD Athlon MP雙處理器。
- 2002年,AMD收購Alchemy Semiconductor。
- 2003年,AMD推出面向伺服器Opteron(皓龍)處理器,同年9月,推出第一款桌面級的64位微處理器。
- 2005年,AMD叫陣英特爾要求在新加坡舉辦雙核比試,AMD以Socket 939登報圍剿英特爾發出雙核決鬥挑戰。
- 2006年,AMD發布了Socket AM2,以取代Socket 754和Socket 939。
- 2006年7月24日,AMD收購ATi。
- 2007年9月10日,K10處理器發布。
- 2008年10月8日,AMD宣布分拆成兩家公司,一家專註於處理器設計,另一家負責生產。
- 2010年,AMD(ATI)獨立顯示核心出貨量取代NVIDIA成為世界第一。
- 2011年1月,AMD推出Fusion系列Bobcat APU芯片,是一顆芯片包含CPU(中央處理器)及GPU(圖像處理器)的組合,第一輪會有共4顆型號的芯片,GPU部分也能真正支持1080p高清播放(硬件解碼)。
- 2011年3月6日迪拜新進技術投資公司(ATIC)以4.25億美元收購了 AMD 擁有的格羅方德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餘下的 8.8% 的股份,成為一家獨立的芯片制造商,使ATIC成為唯一持股者。
- 2011年9月30日,Bulldozer(推土機)產品以全新架構問世,並採用全新插槽AM3+。該架構其實自2003年就已經有研發項目,唯因為經費不足,擱置到2011年發布。
- 2012年,Plidiver(打樁機)架構自改良推土機架構而生。
- 2013年,AMD再次更換產品標識。
- 2013年5月22日,AMD正式宣布次世代主機「Xbox One」採用APU作為該主機的單芯片解決方案。
- 2013年6月, Richland APU正式推出。
- 2014年1月14日,Kaveri APU正式推出。
- 2014年3月,Kabini APU桌面型推出,官方策略表示並無在中國發售,只針對電腦無完全普及的開發中國家。
- 2019年6月3日,AMD宣布與三星電子有限公司建立長期戰略合作夥伴關系。AMD將授權三星將其定制圖形知識產權(IP)用於移動設備,包括智能行動電話和其他產品,而三星將支付AMD技術許可費和版稅。
- 2020年10月27日,AMD宣布達成以350億美金全股票收購賽靈思公司的交易。
超微半導體公司(高級微設備公司)Advanced Micro Devices(AMD)美股投資:
AMD(大家別和農業巨頭ADM搞混了)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公司,記得第一次配的電腦就是用的ADM的CPU,那時候Intel還是有點貴。但是回到公司基本面,雖然公司有近50年的历史,也是行業當之無愧的老二,可始終無法實現大的突破,甚至無法盈利。
AMD投資的最大看點莫過於收購,希望他能夠找到個好的買主吧。
- 參考資料:
行情 | =直達行情= | 財報 | =財報評級= |
百科 | =美股百科= | 機構 | =10大股東= |
官網 | =公司官網= | 分析 | ==其他== |